关灯
护眼
字体:

61.离婚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到哪里去,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满足了,其他的需求,基本为零。

    顾家的条件还算不错,顾建业的户口转到了城里,是吃供应粮的,每个月能按户口本领粮食和油盐酱醋等生活物资,逢年过节,还有糖票,肉票等补贴,每个月的工资也还挺高,因此,常常会在出车去外地的时候,买些县里没有的吃食带给家里的孩子和老人。

    因为现在都是吃大锅饭的,顾建业留够自己吃的粮食,会把剩下的粗粮和那些需要粮食的工友换细粮,顾安安现在开始吃的辅食面糊糊就是用精白/面做的,她偶尔也能吃几口鸡蛋羹,不过都是没有调味的,光是这样,也足够让一个喝了几个月母乳的顾安安感到满足了。

    现在市面上买的零嘴还是比较少的,有时候,你即便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。据顾安安的观察,她爸常常往家里买的糖果只有一种,散称的水果硬糖,看上去五颜六色挺好看的,就是不知道尝起来什么味道。

    除了那种水果硬糖,就只剩下两种饼干了,一种是核桃酥,每个大概六七岁孩子的巴掌大,上面撒着满满的芝麻,闻上去酥脆焦香,顾安安没上嘴,也知道那味道差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还有一种饼干圆圆的,擀的极薄,闻上去有一股葱香味,像是后世的葱味薄饼,这些糕点都是没有包装的,散称后用油纸包裹住,防止受潮变软。

    这几样东西,搁后世,恐怕一般孩子碰都不肯碰一下,可是放在现在这个年代,足够引来所有小孩子的瞩目和追捧了。

    顾向文和顾向武就常常拿着几颗糖果出去,除了两兄弟自己吃的,还会分给他们的“小弟”,小小的一颗糖果,你先咬小小的一口,再她咬一小口,指甲盖大小的糖果,可以让三四个孩子开心一下午,直到第二天,仿佛嘴里还有那甜滋滋的味道。

    也是凭借着这些外物的诱惑,现在才五岁的双胞胎已经是小丰村孩子群里的扛把子了,哄了一堆孩子心甘情愿当他们的小弟。

    顾安安的思绪飞了出去,忽然想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三年自然灾害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是1958年1月了,离那三年自然灾害已经不远了,她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三年的时光,可也从历史课本和课外书籍当中看到过这三年华国土地上,普通百姓的惨状。

    三年自然灾害,也称大跃进饥荒,这次灾害的出现,除了自然因素,还有政策因素。

    现在实行统购统销,农村除了种子、口粮、饲料以外,所有的米粮都要上交国家,留下来的口粮,也全部由公社食堂统一保存,私人不能储粮。因为浮夸风的缘故,各地都虚报夸张了粮食产量,一个萝卜千斤重,两头毛驴拉不动;肥猪赛大象,就是鼻子短,全村杀一头,足够吃半年......此类报道层出不穷,你说既然产量增加了那上交国家的不也就增加了,那些增加的粮食从哪里来,还不是从农民的嘴巴里抠出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事实环境,加上那三年的自然旱灾,情况就更加严峻了。

    顾安安记得这三年,全国上下饿死了不少人,有些受灾情况严重的,树皮和草根都啃光了,多少人饿到吃观音土来充饥。

    观音土其实就是滑石粉,颗粒细腻,有面粉的感觉,用观音土蒸的馍馍,又白又软,比起那些难以入口的草根,米糠更加受欢迎,可是观音土是要命的,这种东西,不被人体消化,腹胀,排便困难,那个饥荒的年代,多少吃了观音土的人,最后死的时候并不是因为饿死,而是被这无法消化的观音土活活憋死。

    可是为了那一线生机,依旧有前赴后继的人选择吃那观音土,都只是为了活着。

    别看她爸和爷爷现在的工资和补贴也不少,可是那三年,这些补贴和工资能不能到手上都不一定呢,农村没有粮食,城里人的口粮哪里来,那三年,城里人都恨不得躲到乡下去,乡下好歹还有地,有草根和树皮,可是,城里,除了等待少之又少的救济粮,基本就没有出路了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顾安安不禁陷入了沉思,58年的时候,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旱灾的苗头,只是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准私自储粮,他们家有粮食,还是因为顾建业是城里户口的缘故,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在旱灾来临前储存足够的粮食,顿时就成了摆在顾安安面前最大的难题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,即便她几个月后能开口讲话了,可是家里人,真的会相信一个孩子的话吗?

    现在的顾安安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家乡并不是那受灾严重的地方,同时,也开始思考起来,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给家里人示警。

    “咱们乖宝想什么呢,奶奶给咱们乖宝蒸鸡蛋羹去,咱们不给两个坏哥哥吃。”苗翠花看孙女不知在想什么想的那么出神,几个月大的孩子,白白胖胖的脸皱成了一个带褶的包子,看着可爱又好笑。

    一把抱起炕上的孙女,丝毫没有想到,孙女此刻正在想着一件攸关全家生死存亡的大事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“肥崽,肥崽——”

    顾安安吃了碗软滑可口的鸡蛋羹,肚子饱饱的,正坐在木质的婴儿车里晒着冬日难得的太阳,苗翠花就在院子的不远处,洗着一大家子的衣服,偶尔会看眼在堂屋口晒着太阳的孙女。

    顾安安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,满头黑线。

    也不知那两只老鼠究竟在这小小的小丰村打了多少个洞,此刻小仓鼠黑胖正艰难地挥着两只前爪,从一旁屋角被草丛掩盖的小洞里钻出来,少了黑妞那个同伴,以它的身躯,显然钻的有些困难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钻出来了,黑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,四仰八叉地摊在地上,露出黄褐色的小肚皮。

    “我不叫肥崽,我叫顾安安。”

    顾安安纠正那个蠢鼠嘴中的称呼,这一次她有了经验,只是在心里想着,没有出声。

    黑胖果然听懂了顾安安的意思,挥了挥爪子:“好的肥崽,鼠最聪明了,以后不会搞错你的名字了。”

    顾安安满头黑线,很想说你还是叫错了。

    “对了,肥崽,你怎么能听懂鼠的话呢。”黑胖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颗花生,一屁股坐在地上,肚子上叠着几层游泳圈,两只小小的前爪捧着花生窸窸窣窣地啃了起来。

    现在是点心时间,黑胖有些好奇顾安安这个神奇的人类幼崽,拿着自己的点心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其实黑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,它想和眼前这个肥崽搞好关系,这样以后就有饼干和糖果吃了,虽然眼前的肥崽没有答应,但是黑胖已经开始在脑海里幻想起了将来左手饼干,右手糖果的幸福场景,愉快地啃了口花生,满是憧憬地眨着绿豆眼,看着眼前的小肥仔。

    黑胖想着饼干和糖果,顾安安也想着,这老鼠家族,应该有不少的粮食存货吧,她记得,书上写过,老鼠喜欢屯食,饥荒年代,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田间山间挖找老鼠洞,运气好,可以挖到大半袋的粮食呢,也不知眼前这只老鼠的家底有多厚。

    各怀心思的一人一鼠,因为那点小九九,沟通极其顺利,黑胖以为是鼠的个鼠魅力迷倒了前面这个人类的肥崽,哪知道,其实它才是被盯上的那个,还喜滋滋的,做着自己的美梦。

    顾安安现在也已经一岁零一个月了,可能是身体里住着一个成人的缘故,她现在说话已经挺利索了,不像两三个月前,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,现在的她已经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说起走路,她现在也能勉强晃着小短腿走一小段路,摇摇晃晃的,穿着黄色的棉布衣裳,就和那小鸭子似得,不过这都是在大人的看顾下,如果家里大人忙得话,通常会把她放在木质的学步车上,既可以锻炼她走路,又不用担心她碰着摔着。

    说起这个学步车,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圆桶形状的东西,把顾安安的上半身卡在桶上,圆形的小桌板干好卡住腰,两只小手活动解放,在能在小桌案上放点吃食和玩具,木桶底上装了几个小轮子,顾安安站直身体刚好双脚够到地,开心的时候晃着小脚丫在屋里撒欢,累的时候就靠学步车本身的支撑力站在那休息片刻。这圆桶的截面还挺大,就是撞到墙了,也碰不到她身上,而且稳定性好,依着顾安安此时的力气,还没法使着学步车侧翻,这么一来,安全性就更高了。

    自从农忙开始后,顾安安白天的时间几乎是在学步车上解决的,顾学文和顾学武两兄弟则是兼顾警报器的重责,只要她拉了尿了或是哭了,就去地里报告这一则消息。

    此时的顾安安正用自己的小奶牙啃着一块小桃肉。

    不同于本地的脆桃,此时她手里的桃肉软软的,即便她那样还没长齐的小牙齿都啃得动,轻轻一抿,一汪甜甜的汁水就顺着嗓子流到了胃里,桃子甜香的味道再口腔中渗化开去,相比后世超市里那些不知加了多少化学药剂保鲜的桃子,别提有多美味了。

    这是顾建业去隔壁省出车的时候顺道带回来的,量也不多,就十六个,软桃不禁放,即便顾建业带回来的时候很小心,可还是难免有了磕碰,磕碰到的地方很快就软烂了,家里人就挑那些坏的厉害的桃子,将好的那部分桃肉给几个孩子吃,大人就吃那烂掉的部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