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七章:嫁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就低了,不过方氏是真的疼爱两个女儿。也忍了。

    她自己多补贴一些就好。横竖就两个女儿,以后侯府也轮不到她们继承,现在能多些银子傍身,也好。

    只盼着,沈宁如和沈婉如嫁过去,两家能够看在这份心上,好好待她们。

    没想到,明国公夫人听说了,不干了。一万两不给了,降到八千两了。

    明国公夫人一直憋着口气呢。沈宁如看不上她家儿子,宁愿嫁进顾府做一个侧妃,也不愿嫁进国公府做世子夫人。

    这不是打国公府的脸吗?说她儿子比不上长乐郡王!

    人家出六千,就能娶回去,还是侧妃。她这边,腾出了正夫人的位置,外加一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明国公夫人怎么想,怎么觉得沈婉如不值这个钱。

    其实明国公夫人也是被气昏了,在耍无赖。这帐不是这么算的,正室和妾室当然不一样。

    方氏正焦头烂额,顾府又来搀一脚。

    明国公府要降价,他们也要。降到了四千两。

    沈宁如那是方氏从小疼到大的,甚至在方氏心里,比沈婉如都要看重几分。

    一直指望着沈宁如能嫁个大富大贵、飞黄腾达。

    如今被顾青玄毁了清白,不得不嫁他就算了。这顾家还不当回事,一而再再而三地的轻贱。

    方氏直接闹上了顾府,这门亲事差点没说成。

    而且方氏最气的是,不管她怎么闹,侯爷都不管不顾的。简直把她们母女三人当空气。

    还从书房搬到了幽兰轩,每天看着温氏的画像,怔怔的出神。

    一个死人,现在早成一堆尸骨了,有什么好看的!

    于是战火从府外烧到了府内。

    方氏为了两个女儿,已经破罐子破摔,不指望能得侯爷欢心了。每日跟个斗鸡似的,堵着侯爷闹。

    沈阔被她逼的没办法,加之自己也不是完全不在意。

    便找了明国公和顾晓谈。

    前者对这事还不知情,后者是凑个热闹。两千两,也没人真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更不会为了这点钱,亲家变仇家。

    沈阔都亲自来找了,当然是满口答应。

    这事才算风平浪静。

    到这里,沈清如还是佩服方氏的。私怨不说,方氏对沈宁如姐妹,是真心实意的好。除了把女儿往歪路上教,其他方面,算是一个好母亲。

    只是方氏似乎尝到了甜头。不仅没收敛,反而闹的更凶了。

    之前闹沈阔,为聘礼。现在闹老太太,为嫁妆。

    沈清如和沈明如出嫁的时候,嫁妆和压箱底加起来,一共有十万两。

    方氏是知道的。并且嫉妒了好久,一心想要截下来,老太太看的紧,才没成。

    大萧嫁女,不过一两万。十万两的数目抵得上公主郡主出嫁了。

    这其中,侯府公中其实只各出了一万两。也是正常侯府嫁女的规格。

    剩下的,侯爷给了五千两。老太太给了五千两。

    大头是温氏的陪嫁。温氏当年的嫁妆就异常丰厚。十几年来,都是老太太在打理。翻了几番。

    沈清如姐妹出嫁时,老太太一分没留,分成两份,一人一半。各六万两。

    还有两万两,平阳侯府出了一万两。温老太傅出了一万两。

    平阳侯府是温氏的娘家,现任平阳侯是温氏的亲哥哥。温老太傅不用说,温氏的亲爹,沈清如的亲外祖。

    温家因为老太傅的致仕,很少出来交际。但是底蕴还是在的。

    而且老太傅一生就平阳侯和温氏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温氏早逝,老太傅心痛不已。把对亡女的思念,寄托在了她的两个孩子身上。

    沈明如经常和平阳侯府走动。沈清如嘛,因为方氏,一直疏远平阳侯府。

    但是嫁妆,两人都给了。

    加起来就是十万两。

    算起来,即便加上侯爷和老太太,侯府也不过出了两万两。方氏是一分都没出。

    到了沈宁如姐妹,还是按照旧例。

    公中出一万。

    老太太和侯爷也没太偏心,仍然各出五千两。

    两万两,其实不算少了。

    方氏自己再贴补点,比大部分人家都强了。

    坏就坏在方氏这。她嫁入府中时,娘家还是个伯,又是以妾的身份嫁进来。嫁妆少的可怜。连铺子都没有。

    只一点银钱,平时打赏下人、首饰衣裳什么的,就没了。

    后来做了夫人,侯府在走下坡路。日常开销都需要精简。她掌家这么多年,油水着实不多。

    分到沈宁如姐妹手中,就更少了。和沈清如二人,根本不能比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